心电图(ECG)是测量心脏电活动的重要方法,但传统的心电图装置需要通过电极与皮肤连接. 这种接触式的测量方式对用户来说可能不太方便,而且可能导致不准确的结果. 然而,中国的研究人员近日报告了一项新的技术突破,他们利用毫米波雷达和人工智能(AI)开发出一种无接触心电图技术,可以推测出心电图信号,从而实现完全无接触的心电图测量。
这项技术的突破对于心脏健康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的心电图监测方法需要将电极与人体连接,这不仅降低了人们长期佩戴此类设备的意愿,还可能导致难以检测到转瞬即逝的不规律心电图信号. 陈彦教授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他表示自己亲身经历了24小时心电图监测,放置电极处的皮肤刺激和电极线路对他的活动能力造成了限制,这让他对传统心电图监测产生了不满.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35名年龄在18到65岁之间的受试者进行了200次试验. 他们将毫米波雷达设备放置在受试者身体上方0.4米至0.5米处,通过对正常呼吸、不规律呼吸、运动后和睡眠等四种生理状态下的心电图信号进行观察,发现该技术得到的波形准确度达到了标准心电图波形的90%。这一突破性的结果于2022年10月在《IEEE移动计算快报》上发表.
这项无接触心电图技术的成功是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高精度测量和人工智能的强大分析能力. 毫米波雷达可以通过测量心脏周围的微小变化来推测心电图信号,而人工智能则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 通过这种创新的技术组合,研究人员实现了对心脏电活动的高精度测量,而无需直接接触皮肤。
这项无接触心电图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 它可以提供持续、可靠的心脏健康数据,对于心脏病的早期预警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技术还可以方便地集成到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可穿戴设备中,使得心电图监测更加便捷和普及化.
心电管理系统尽管这项技术在研究阶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进一步提高无接触心电图技术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以及优化算法和设备的性能。
总之,无接触心电图技术的突破将为心脏健康监测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借助毫米波雷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我们有望实现完全无接触的心电图测量,为人们提供持续、可靠的心脏健康数据,从而改善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电管理系统未来的心电图监测将更加便捷、准确和普及化.
参考文章:悦智网-无接触心电图技术的突破.